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实施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

时间:2024-06-26 07:34:0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33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实施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


关于实施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

信部联产业【2012】12号

  
有关企业和检测机构:

  为进一步推进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促进重型商用车辆产品技术升级,完善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准入管理,经研究,决定对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燃用柴油和汽油的商用车辆(以下简称“重型商用车辆”)产品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12年2月1日起,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中,对重型商用车辆产品(不包括专用作业类、全轮驱动类产品)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一)自2012年2月1日起,企业在新申报上述产品《公告》时,应按照国家标准GB/T27840-2011《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以下简称“工况法”),进行车辆燃料消耗量检验,申报工况法油耗值。

  (二)自2012年7月1日起,新申报《公告》的上述产品(不包括自卸汽车、城市客车)的工况法油耗值,应符合行业标准QC/T924-201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一阶段)》要求。不符合该限值要求的产品,不得列入《公告》。

  (三)自2014年7月1日起,已列入《公告》的上述产品(不包括自卸汽车、城市客车)的工况法油耗值,应符合行业标准QC/T924-201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一阶段)》要求。不符合该限值要求的产品,撤销其《公告》。

  二、重型商用车辆生产企业申报《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的产品,应继续按照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检测与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1号)的要求执行,按照JT711-2008《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或JT719-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以下简称“道路综合法”),进行燃料消耗量检验,申报道路综合法油耗值。不符合该限值要求的产品,不得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共同确定承担重型商用车辆油耗检测工作的检测机构,并认可其油耗检测报告;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对重型商用车辆的油耗检测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经确认的检测机构在进行样车检验时,可进行工况法油耗或道路综合法油耗检验。可以一并进行工况法油耗和道路综合法油耗检验的,应一并进行检测,不得要求企业重复送样车,并按一次检测收费。

  四、有关工作要求

  有关车辆生产企业应在保证产品满足重型商用车辆安全、环保等标准法规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重型商用车辆节能技术的研究,提升重型商用车辆燃油经济性水平,满足有关燃料消耗量标准要求。

  有关检测机构应按照相关标准,加强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检验能力的建设,完善相关检验设施,为企业提供严谨、科学、准确的检测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 通 运 输 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橡胶业汽油中毒预防暂行办法

卫生部 劳动部


橡胶业汽油中毒预防暂行办法

1957年8月9日,卫生部、劳动部

第一条 为了防止橡胶业汽油中毒的发生,保护工人健康,提高劳动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以汽油作为溶剂的制造橡胶制品的工业企业。
第三条 溶解橡胶用的汽油,其规格应符合:不饱和烃含量不应超过2%芳香族烃含量不应超过3%;初馏点不应低于摄氏八十度;不应含有四乙基铅和硫化物。
第四条 橡胶业接触汽油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汽油蒸汽含量不应超过零点三毫克/升。
第五条 蒸发汽油蒸汽的车间,每名工人应保持适当的作业面积;避免拥挤,车间内应安装全面通风设备;接触汽油的工序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根据条件并应安装汽油回收装置。对这些设备应加强检修和管理。
第六条 配制和使用胶浆的操作,应与其它工序隔开,并尽量做到机械操作和密闭生产,改善生产工具和劳动组织,以尽量减少汽油蒸汽的蒸发和接触。
第七条 涂胶浆后的成品和半成品,不应放在车间内干燥,如因特殊原因,必须放在车间内干燥时,应集中隔离堆放,并在堆放地点安装吸气和密闭设备。
第八条 接触汽油和胶浆的工人,应由企业行政供给工作服和口罩(必要时发给活性碳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建立经常的洗濯和检修制度。
第九条 企业行政应为经常接触汽油和胶浆的工人设置洗手设备和淋浴设备,供给洗脸肥皂和毛巾,并建立个人卫生制度。
第十条 在蒸发汽油蒸汽的车间里,禁止就食和存放衣物,工作服和便服应分别存放。
第十一条 对直接从事接触汽油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时的健康检查,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心脏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的患者,不得从事接触汽油的工作,对现职工人每年应进行一次定期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中毒患者,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 各企业或其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劳动部联合公布,自公布日起实行。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1988年3月13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
第二条 中国残联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中国残联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利;为残疾人服务;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动员社会力量,推进残疾人事业。
第三条 中国残联的宗旨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动员社会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鼓励残疾人坚持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章 任务
第四条 关心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工作,做好宣传舆论工作,为残疾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条 团结残疾人遵守国家法律,履行社会义务,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六条 促进和发展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科研、社会服务及福利事业;推动残疾的预防工作。
第七条 推进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化管理;培养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工作者。
第八条 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协助国家研究、制定和实施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规、政策和规划。
第九条 协调残疾人社会团体的工作。
第十条 开展国际(地区间)交流与合作。
第十一条 承担“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中国组织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二条 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向政府提交工作报告和建议。

第三章 全国组织
第十三条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由中国残联主席团召集,每五年举行一次。代表中残疾人不少于半数。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代表大会职权:
一、选举中国残联主席团委员,委员中残疾人不少于半数;
二、确定工作方针,审议工作报告;
三、制定、修改中国残联章程。
第十四条 名誉职务
中国残联设名誉职务,人选由中国残联主席团聘请。
第十五条 中国残联主席团
主席团每届任期五年。主席团会议由中国残联主席召集,每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主席团实行民主集中制。
主席团职权:
一、选举中国残联主席、副主席;
二、检查代表大会决议执行情况,审议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
三、检查执行理事会、评议委员会的工作;
四、调换因工作变动或其他原因不宜继续任职的主席团委员;
五、决定其它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 执行理事会
执行理事会为中国残联的常设执行机构,代表中国残联,负责日常工作。理事长由中国残联主席团推举,政府批准。副理事长、理事由理事长聘任。执行理事会实行理事长负责制。
中国残联的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办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 评议委员会
评议委员会为中国残联的监督、咨询机构。评议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中国残联主席团推选,委员中残疾人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十八条 专门协会
中国残联设中国盲人协会、中国聋人协会、中国肢残人协会、中国智残人精神病残疾人亲友会等专门协会。专门协会委员从中国残联主席团委员中产生。
第十九条 团体会员
与残疾人事业有关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承认本章程,可申请作为本会的团体会员。

第四章 地方组织
第二十条 按照行政区划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区)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地方残疾人联合会是中国残联的地方组织,由地方同级政府批准,受上级残联指导。
第二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联合会,每五年召开一次,设主席团、执行理事会和评议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 街道、乡镇及残疾人比较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残疾人基层群众组织,受当地残联业务指导。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三条 经费来源:
一、政府财政拨款;
二、捐助;
三、其它。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经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后生效。
第二十五条 地方残联可依据本章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中国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