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共青团中央关于在确保城市安全和稳定中发挥团组织作用的通知

时间:2024-06-30 14:34:1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86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共青团中央关于在确保城市安全和稳定中发挥团组织作用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关于在确保城市安全和稳定中发挥团组织作用的通知

(一九八九年六月七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

  确保各地城市安全,稳定局势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此,共青团中央向你们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继续根据中央精神,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保护城市安全和稳定局势中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事态的发展动向,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情况,努力做好工作。

  二、要充分依靠广大团干部、团员和青年积极分子,采取多种方式,尽最大努力做好一些学生和青年群众的思想工作,使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三、要动员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坚守生产和工作岗位,忠于职守,不做任何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情,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保障生产,保证供给,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在确保城市安全和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你们有什么情况,请及时上报。


关于印发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1998—200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卫生部医政司


关于印发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1998—200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卫医护发[1998]第85号

关于印发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1998—200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本部有关直属单位:
为推动整体护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稳妥地发展,现将经“全国整体护理试点启动阶段总结交流会”讨论、修改的“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1998—2000年工作计划”(详见附件)发给你们。请各省(市)卫生厅(局)根据本计划制订本省整体护理1998—2000年工作计划;请计划单列市和本部有关直属单位参照本计划开展试点工作。请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报我司护理管理处。
附件: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1998—2000工作计划
卫生部医政司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七日
卫生部办公厅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印发


附件:
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1998—2000年工作计划
为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工作改革,发挥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单位的示范作用,使整体护理稳步、健康地发展。在1997年整体护理试点启动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1998—2000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 目标
(一) 逐步扩大整体护理试点范围,到2000年协作网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病房数达80%以上。
(二) 制订并逐步完善整体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争取到2000年底,各省“整体护理质量标准(试行)”纳入本省医院分级评审标准。
(三) 完善适合本医院的整体护理文件。
(四) 继续加强观念转变和整体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到2000年,协作网单位护理人员接受培训率达到100%。
(五) 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工作,切实保证护理工作落实在病人身上,争取病人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保持或提高到95%以上。
二、 要求
(一) 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整体护理工作的领导,贯彻落实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通知》。
(二) 各省市整体护理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协作网单位整体护理工作的实地检查和指导,把握方向,及时研究解决前进中的难点和问题,适时组织本省市及与其他省市间的交流。
(三) 各协作网单位整体护理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模式病房试点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工作计划;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要逐渐改进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检查方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重点检查护理工作在病人身上落实的情况。
(四) 护理文件可包括:护理病历、标准护理计划、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等;设计要求符合护理程序,结构简洁、不重复,书写便捷。
(五) 整体护理规章制度包括:整体护理模式下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及分级查房制度等有关制度;标准包括: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评价方法等指标体系。
三、 具体实施
(一) 各省市整体护理领导小组根据本计划制订本省市整体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到有计划、有监督、有指导。
(二) 各协作网单位要在省市整体护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本省市的整体护理发展计划,制订本医院整体护理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具体监督实施,落在实处。
(三) 各协作网单位要继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补充心理、社会等整体护理相关知识,为整体护理工作的普及创造条件。培训内容:以整体护理概念、护理程序、身体与心理社会评估、护患关系与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文件的书写等为主。
(四) 调整现有护理岗位设置,根据试运行阶段经验,合理配备各模式病房护理人员及护工,逐步完善各级人员职责,至2000年,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下的职责分工。
(五) 加强辅助支持系统的协调管理,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护士所承担的非护理工作,保证护士的主要精力放在对病人的直接护理上。
(六)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1999年底,各协作网单位要在落实整体护理基础上,根据我部医院分级评审标准的要求,制订整体护理模式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评价指标及方法,并在试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2000年,各省市整体护理指导组在此基础上制订本省护理管理标准、评价指标及方法。
(七) 总结:各省市整体护理指导组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于1998年底和1999年11月30日前,将整体护理年度总结与下年工作计划报我司护理管理处;协作网各单位的总结和计划同时报卫生部护理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重点煤炭企业的指导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重点煤炭企业的指导意见


(内政字〔2003〕427号2003年12月15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充分发挥我区煤炭资源优势,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加快
推进自治区工业化进程,将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就加快发展区内重点煤炭企
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自治区实施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能源发展战略,立足调整优化自治区煤炭产业结构
并兼顾相关资源的承载能力,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发建设大
型煤炭基地并配套建设煤炭下游产品转化项目,注重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形成煤、 电、
高载能产品,煤、焦、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煤气化、液化产品的综合发展格局。
二、自治区将神华集团神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霍
林河煤业集团公司、呼伦贝尔煤炭集团大雁煤业公司、呼伦贝尔煤炭集团扎赉诺尔煤业公司、
呼伦贝尔煤炭集团宝日希勒煤业公司、伊敏华能东电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平庄煤业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乌达矿业公司、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公
司、鄂尔多斯汇能煤业投资有限公司、神华集团万利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东煤炭集
团公司、内蒙古满世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庆华
集团公司、内蒙古众兴煤炭集团公司、锡林郭勒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神华蒙电能源有限责
任公司等20家企业作为区内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自治区支持神华集团神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伊敏
华能东电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煤炭集团公司、霍林河煤业集团公司、内蒙古伊泰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企业在东胜矿区、霍林河矿区、准格尔矿区、胜利矿区、白音花矿区、
呼伦贝尔地区建设成7 个5000 万吨级以上煤炭生产基地, 支持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公司及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阿拉善盟、 乌海市建设2
个特种煤基地;支持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汇能煤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
11户重点煤炭企业根据本企业可供开采的资源条件,努力建设成为1000 万吨级以上的大型
或特大型煤炭企业。2004年20个煤炭企业计划生产原煤15000万吨。占全区煤炭生产总量70%
以上。
三、要通过大型煤炭基地的开发建设,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稳定煤炭供
应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自治区将在资源配置、铁路运输、电力供应等方面优先扶持区内
20户重点煤炭企业。20户重点煤炭企业可优先开发资源, 优先在铁路单独列户, 优先向国
家有关部门及金融企业上报和推荐项目。
四、鼓励区内20户重点煤炭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资金、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 主动
与电力、铁路等部门以及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进行广泛的联合,以股份制形式共同参与大型煤
炭基地的开发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20 户重点煤炭企业
在有条件的地方修建企业专用铁路线。
五、引导和扶持区内20 户重点煤炭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加快建立和完善归属
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支持区内重点煤炭企业上市融资,
增资扩股,施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造,促进产权制度合理化。通过体制
创新并结合大型煤炭基地的开发建设,发展和壮大区内重点煤炭企业。
六、要坚持新基地开发建设与老矿区接续相结合的原则, 使老矿区逐步完成矿区转移。
自治区支持帮助矿区转移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通过实施兼并、破产、重组,以及三至五年内
由地方政府逐步接收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主辅分离,突出主业,辅业民营,为国有重点煤
矿企业创造条件参与大型煤炭基地的开发建设。
七、自治区支持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三个地区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借助国家振兴东北
等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机遇,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积极融入振兴东
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格局,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合作和开发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过程中加
快自身的发展。
八、鼓励区内20户重点煤炭企业采用先进的开采工艺, 最大程度地提高煤炭资源回收
率和相关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及保护水平,鼓励20户重点煤炭企业收购、 兼并中小煤矿实行
联合改造,实现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逐步取代和淘汰小煤矿开采方式。对鄂尔多斯、呼伦
贝尔、锡林郭勒等富煤地区的整装煤田,原则上井工矿建设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年, 露天
矿建设规模不低于1000万吨/年。
九、自治区将煤制油项目列为扶持的重点,鄂尔多斯、锡林郭勒、通辽、呼伦贝尔等地
区要各规划煤制油项目基地。鼓励区内 20 户重点煤炭企业积极参与开发煤制油高新技术产
业化示范项目,支持区内重点煤炭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联合开发、参股建设煤
制油项目,并支持企业尽快建立产业中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