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嘉兴市区豆制品产销管理办法

时间:2024-06-26 08:04:0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9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嘉兴市区豆制品产销管理办法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嘉兴市区豆制品产销管理办法的通知



嘉政办发[ 2003] 57号

秀城区、秀洲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区豆制品产销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三年四月十八日

嘉兴市区豆制品产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豆制品产销管理,防止劣质豆制品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嘉兴市区“三放心”工程实施意见》的规定,结合市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豆制品系指以小麦为原料制成的面筋及以大豆、杂豆为原料,经熏制、卤制、炸制和发酵等方法制成的各种食用产品。
  第三条 凡在嘉兴市区范围内从事豆制品产销经营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卫生、工商、税务、环保、质量技监、城管、公安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分工,对豆制品的产销进行监督管理。
  市经贸委负责豆制品的行业管理。

  第二章 生产

  第五条 凡以经营为目的的从事豆制品生产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申领《排污许可证》,使用锅炉设施或租赁房屋的还应取得《锅炉使用证》、《出租房屋许可证》。
  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个人《健康证》,锅炉操作人员应取得《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
  未取得上述所列证照或证照不全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从事豆制品生产经营。
  第六条 生产豆制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
  (二)选址合理,生产经营场地距周围污染源20米以上;
  (三)有与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相适应的生产用房;
  (四)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产、生活用水和符合安全条件的锅炉设施;
  (五)有产品卫生检验室或落实委托检验的代检机构;
  (六)“三废”的排放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第七条 豆制品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产品执行标准;
  (二)产品卫生符合国家GB 2711-1998标准;
  (三)生产用的原辅料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入的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四)定型包装、预包装豆制品的标签标识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销售

  第八条 凡进入嘉兴市区的豆制品,必须凭豆制品行业管理部门统一制作的销售供货发票上市销售。销售供货凭证应当载明产品名称、价格、数量,并加盖生产企业证章。
  第九条 市场(包括商场、超市等,下同)举办者应设立管理机构,按照“谁举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配备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监管措施,把好豆制品进入市场销售的准入关。
  第十条 市场管理机构应根据本办法规定,与豆制品经营户签订豆制品经营责任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十一条 豆制品经营户应当有固定的经营场地或摊位,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进场交易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做到凭证凭照经销。
  第十二条 豆制品经营应当遵守下列规范:
  (一)从业人员要穿工作服上岗;
  (二)各类散装豆制品的销售要明码标价,载明豆制品名称、
  单价、生产企业名称和生产日期;
  第十三条 豆制品经营户销售的豆制品必须向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生产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采购,并索取当日进货凭证,做到货单同行。
  经营户或生产企业向餐饮、集体伙食单位供应豆制品时,应出具销售凭证,采购者应当索取销售凭证备查。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四条 豆制品经营户应遵守秩序,服从管理,自觉接受监督。市场管理机构要配合执法检查,对违规销售豆制品的摊位应根据经营责任书的约定予以处理。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由卫生、工商、质量技监、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市经贸委负责解释。


出具借条强行借款的行为应定抢劫罪
--兼与帅国珍同志商榷

周永军 蒋为刚


2002年9月2日《人民法院报》刊登了帅国珍同志的文章《强行借款后又出具借条的行为如何定性》(以下称《帅》文),笔者对《帅》文的观点有不同看法,特撰一文与之商榷。《帅》文中介绍了这么一则案例:被告人许某纠集三人携带尖刀、玩具仿真手枪等凶器窜至某公司,向公司主人借款遭拒绝,遂以言语相威胁、凶器相威吓,迫使公司主人交出3万元,在被害人要求下许某出具了借条一份。《帅》文以被告人许某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是符合强拿硬要、扰乱公共秩序的特征为由,认定其构成寻衅滋事罪。笔者认为,对被告人许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理由如下:
其一,被告人许某的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符合抢劫罪的客体特征。《帅》文认为被告人许某的行为,是对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公然挑衅,严重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侵害了社会正常的公共秩序,侵害的是寻衅滋事罪的客体。笔者认为,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即社会公共生活依据共同生活规则而有条不紊进行的状态,而抢劫罪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利。就本案而言,被告人许某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是在非公开的、非公众的场合下实施的非公然性的犯罪行为,显然其主要直接侵害的是被害人的财产权利,虽然这一行为同时也侵害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但应当看到任何故意犯罪都是对社会秩序的公然挑衅,所以要把握主次之分,而且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具体犯罪行为的直接客体要优先适用于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因此对本案应适宜认定其侵害了抢劫罪的客体。
其二,被告人许某的主观方面符合抢劫罪的主观方面特征。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特征主要表现为逞强、耍威风,发泄不满情绪、报复社会,寻求刺激、开心取乐,等等,有一种与公共为敌的意识;而抢劫罪的主观方面特征是故意对不归其本人所有的公私财物进行非法占有。纵观本案,被告人许某在作案过程中尚没有侵犯公共秩序的意识,不能认定其有寻衅滋事的故意;其在借款不成的情况下,主观方面表现为如何取得被害人的财产,非法占有供自己享用,所以其主观方面也符合抢劫罪的主观方面特征。
其三,被告人许某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十分明显。“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是抢劫罪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关键所在。由于本案被告人许某在实施犯罪行为后又出具了借条,使案件的定性产生了较大的争议。首先应当明确的是,被告人许某强行借款后又出具借条,是一种单方行为,并非双方意思一致的表示,根据民法原理,无意思表示即无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法律关系,所以这种借款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自始就无效,那么被害人就始终享有被被告人“借”走款物的财产权利。其次,由于被告人一直就不享有这份财产权利,在借款不成的情况下,转化形成了想方设法取得、占有被害人的财产的犯意。而且被告人明知自己不能合法占有这一财产,即采取了言语威胁、凶器恐吓等抢劫的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当场具有明显的非法占有的故意,至此抢劫行为已经完成。至于被告人在被害人的要求下出具借条,则是一种不使犯罪行为当即暴露出来的掩护隐蔽犯罪行为的手段,而且被告人事后也无还款的诚意,明显是借借款之名、行抢劫之实,因此,这一份借条不足以排除被告人的抢劫犯罪事实。
其四,即使认为被告人许某的行为又侵害了社会公共秩序,也是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根据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断”的原则,也应选择量刑较重的抢劫罪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被告人许某的行为主要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利,以暴力威胁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定性为抢劫罪更加符合主客观一致的原则。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人民法院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检察院)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电力部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1995年2月14日,电力部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考核机构
第三章 考委会职责
第四章 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能
第五章 申报条件与程序
第六章 考核
第七章 资格证书及有效期
第八章 附则
附件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复试)申报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我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及有关规定,为提高电力系统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保证检测质量,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所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为射线(RT)、超声(UT)、磁粉(MT)、渗透(PT)和涡流(ET)等五种。
第三条 凡从事电力设备安装、检修、修造、监检中的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按本规则进行资格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等级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

第二章 考核机构
第四条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由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简称考委会)负责进行。
考委会分为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简称部考委会)、电业管理局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简称网局考委会),省(市、区)电力局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简称省局考委会),除部考委会外,其余考委会需经上一级锅监委批准。
第五条 各级考委会受同级锅监委的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考委会的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考委会的组成
考委会委员由各级锅监委聘任。部考委会委员一般不少于25人,网局考委会委员一般不少于9人,省局考委会委员一般不少于7人。委员中无损检测专业人员不应低于80%。部、网局考委会中的无损检测专业人员应是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省局考委会中的无损检测专业人员应是Ⅲ、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其中Ⅲ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应少于3人。

第三章 考委会职责
第七条 部考委会
1、负责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2、组织制订、编写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大纲、考核实施细则、习题集、培训教材、考核制度及建立试题库等;
3、接受部锅监委交办的工作;
4、指导网、省局考委会的工作。
第八条 网局考委会
1、负责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2、接受网局锅监委交办的工作;
3、指导省局考委会的工作。
第九条 省局考委会
1、负责Ⅰ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2、接受省局锅监委交办的工作;
3、经部锅监委批准的直属省(区)局单独或联合成立的考委会可负责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第四章 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能
第十条 无损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所持证书级别相符的无损检测工作。
第十一条 Ⅰ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按照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独立进行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严格执行安全文明生产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应熟悉无损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能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件独立进行无损检测工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培训、指导Ⅰ级无损检测人员。
第十三条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根据有关的规程标准确定检测方案,编制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对确定的技术和工艺文件负责;审核签发检测报告,解释检测结果,仲裁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的技术争议,培训、指导Ⅰ、Ⅱ级无损检测人员。
第十四条 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无证人员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从事辅助性工作。持证人员对被指导的无证人员的安全和工作质量负责。

第五章 申报条件与程序
第十五条 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申报表,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锅监委。
第十六条 报考人员的条件
1、报考人员的资质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无损检测人员报考条件
----------------------------------------------------------------
| | 报 考 级 别* |
|报考人员|--------------------------------------------------|
| | Ⅰ | Ⅱ | Ⅲ |
|的条件 |从事本专业 |持Ⅰ级证时间 |持Ⅱ级证时间**|
| |实习时间(年) | (年) | (年) |
|--------|----------------|--------------|----------------|
|无损检测| | | |
|专业大专| ------ | 1 | 3 |
|以上学历| | | |
|--------|----------------|--------------|----------------|
|其它理工| | | |
|科大专以| 0.5 | 2 | 3 |
|上学历 | | | |
|--------|----------------|--------------|----------------|
|中专以上| 1 | 3 | 5 |
|学历 | | | |
|--------|----------------|--------------|----------------|
|其他学历| 2 | 4 | 6 |
----------------------------------------------------------------

*报考Ⅱ、Ⅲ级的人员必须持有所报专业低一级的有效证书。
**报考Ⅲ级的人员必须持有两个及以上证书,其中必须含有UT或RT方法以及所报考的方法,并以持报考方法Ⅱ级证的时间计算。
2、报考人员身体素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且不是色盲,矫正视力在1.0以上。

第六章 考核
第十七条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考核内容包括资质审核、理论考试、基础操作考试、专业技能考试、专题技术总结和口试等,报考人员应按表2规定参加考核。
表2 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内容
------------------------------------------------------------------------------------
|考核| 基本考核 | 专业技能考试 |专题|口试|
| 内|------------------|------------------------------------------|技术| |
| 容|资质|理论|基础操|厚壁管|小径管|结构件|热交换|锻件|铸件|总结| |
|检 |审核|考试|作考试|焊缝 |焊缝 |焊缝 |器管 | | | | |
|测 |----|----|------|------|------|------|------|----|----|----|----|
|方法|1 |2 | 3 | 4 | 5 | 6 | 7 |8 |9 |10|11|
|----|----|----|------|------|------|------|------|----|----|----|----|
|UT|○ |○ | ○ | ○ | | ● | -- |● |● |● |● |
|----|----|----|------|------|------|------|------|----|----|----|----|
|RT|○ |○ | ○ | ○ | ● | -- | -- |● |● |● |● |
|----|----|----|------|------|------|------|------|----|----|----|----|
|MT|○ |○ | ○ | ○ | ● | ● | -- |● |-- |● |● |
|----|----|----|------|------|------|------|------|----|----|----|----|
|PT|○ |○ | ○ | ○ | ● | ● | -- |● |-- |● |● |
|----|----|----|------|------|------|------|------|----|----|----|----|
|ET|○ |○ | -- | -- | -- | -- | ○ |-- |-- |● |● |
------------------------------------------------------------------------------------

表2中:“基础操作考试”为锅炉压力容器板状对接焊缝检测的考试。
“锻件”为汽轮机叶轮、叶片、护环、大轴和螺栓等零部件。
“铸件”为铸造三通、阀体、汽缸等零部件。
○为必考项目,●为选择项目,考Ⅰ级者不考选择项;考Ⅱ
级者至少选5、6、7、8、9项中的一项。考Ⅲ级者(除
ET外)至少选5、6、7、8、9项中的二项并考核10、
11项。
第十八条 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基础操作及专业技能)考试的具体要求见表3--1、3--2、和3--3。表3--1 理论考试试题量及计算问答题比例
----------------------------------------------------------------
| 级 别 | Ⅰ | Ⅱ | Ⅲ |
|------------------------|----------|----------|----------|
|检测| RT、UT |40(题)|45(题)|50(题)|
| |------------------|----------|----------|----------|
|方法| MT、PT、ET|30(题)|35(题)|40(题)|
|------------------------|----------|----------|----------|
|计算、问答题所占分 | 20 | 30 | 40 |
|数比例% | | | |
----------------------------------------------------------------
表3--2 理论考试试题内容与比例
--------------------------------------------------------------------------
|级 别| 内 容 与 比 例 |
|------|--------------------------------------------------------------|
| |1、无损检测方法及相关技术术语 10% |
| Ⅰ |2、报考方法的原理及安全防护 20% |
| |3、报考方法所使用设备、仪器的性能和检测程序 50% |
| |4、锅炉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受检部件的相关知识及其他 20% |
|------|--------------------------------------------------------------|
| |1、无损检测概论及相关标准 15% |
| |2、锅炉压力容器基本知识、电站设备制造工艺、金属、焊接和 |
| Ⅱ | 热处理的基本知识30%。 |
| |3、报考方法的基础理论、检测工艺和安全防护 40% |
| |4、报考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性能及相关知识 15% |
|------|--------------------------------------------------------------|
| |基|1、有关规程和标准的基本知识 20% |
| |础|2、非报考方法检测原理、工艺和安全防护等 45% |
| |知|3、锅炉压力容器基本知识,电站设备材料、制造工艺、金属 |
| |识| 材料、热处理和焊接等基础知识35% |
| |--|--------------------------------------------------------------|
|Ⅲ|专|1、报考方法的原理、工艺、设备仪器和安全防护 60% |
| |业| |
| |理|2、报考专业方法的标准、规范及技术管理 40% |
| |论| |
--------------------------------------------------------------------------
理论试题分为是非、选择、填空、计算与问答五个类型。
表3--3 实际操作考试要求
--------------------------------------------------------
|级别| 内 容 |比 例|
|----|--------------------------------------|------|
| |1、报考方法所使用设备仪器的调试与操作|25%|
|Ⅰ |2、典型部件的检测操作 |40%|
| |3、缺陷的识别与记录 |25%|
| |4、熟练程度 |10%|
|----|--------------------------------------|------|
| |1、报考方法所使用设备仪器的调试与操作|20%|
|Ⅱ |2、检测规范的选择 |30%|
|和 |3、考核项目试件的检测操作 |20%|
|Ⅲ |4、缺陷识别与评定 |20%|
| |5、检验报告 |10%|
--------------------------------------------------------
第十九条 口试方法是根据报考人员所从事的无损检测工作简况、专题技术总结以及应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综合判断报考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试成绩分优、良、中、差四级。
第二十条 各级人员考试合格标准
表3--4 考试项目合格标准
----------------------------------------------
| | 合 格 标 准 |
| 考试项目 |----------------------------|
| | Ⅰ | Ⅱ | Ⅲ |
|------------|--------|--------|--------|
| 理论考试 |≥70分|≥75分|≥80分|
|------------|--------|--------|--------|
|基础操作考试|≥80分|≥80分|≥80分|
|------------|--------|--------|--------|
|专业技能考试|≥80分|≥80分|≥80分|
|------------|--------|--------|--------|
| 口 试 | -- | -- |优、良 |
|------------|--------|--------|--------|
|专题技术总结| -- | -- |优、良 |
----------------------------------------------
第二十一条 补考
1、报考Ⅰ、Ⅱ级的人员,考试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补考一次;报考Ⅲ级的人员除理论和基础操作外,其余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补考一次。
2、考委会在3--12个月内安排补考。补考成绩不合格或无故不参加补考,原成绩不予保留。

第七章 资格证书及有效期
第二十二条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由电力部锅监委统一印制,各级资格考试合格者由各级锅监委颁发证书并报上一级存档备案。资格证书可在全国电力系统中通用。
第二十三条 资格证书认可有效期:Ⅰ、Ⅱ级为三年,Ⅲ级为五年。持证人员在有效期满前半年内向发证锅监委提出申请,符合免试条件可延长一个有效期。资格证书过期无效。
第二十四条 免试
1、无损检测人员同时具备下述三条要求,且持有有效证明文件及材料,可延长一个有效期。
1)持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无损检测工作;
2)未发生漏检、误判等技术责任;
3)工作质量一贯优良。
2、免试的审核、签证由相应的锅监委办理。
3、持有某种方法的Ⅲ级资格证书的人员,在报考另一种方法时,可免试“基础知识”。
第二十五条 复试
不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延长持证有效期,必须进行复试。复试工作由相应的考委会组织进行。
1、复试科目只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笔试内容侧重于考察报考人员对有关的新技术、新标准的熟知程度;实际操作考试是考察操作水平是否保持了相应级别的要求。

2、复试考核的合格标准同考试项目合格标准。
3、资格证书的签发同初试人员的办法。
第二十六条 发证单位应对无损检测持证人员实行监督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直至吊销资格证书。
1、图改或转让资格证书;
2、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或造成质量事故;
3、严重漏检或误判;
无损检测资格证书被吊销者,两年内不准参加资格考核。
第二十七条 各级锅监委对考委会委员在执行考核公务中有询私舞弊行为或玩忽职守者,将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销其考委会委员资格。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电力部锅监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自1995年5月1日起执行。
附件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复试)申报表 编号------
--------------------------------------------------------------------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 |
|--------|--------------|--------|------------------| 像 |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 |
|--------|--------------|----------------------------| 片 |
|邮 编| |电话| |职称或职务| | |
|--------|--------|----------------------------------|--------|
| |起止时间|学校名称| 专 业 | 证书号 |备 注|
|最高学历|--------|--------|----------|------------|--------|
| | | | | | |
|--------|--------|--------|------------------------|--------|
|从事无损|起止时间|工作单位| 无 损 检 测 方 法|备 注|
|检测工作|--------|--------|------------------------|--------|
|简历 | | | | |
|--------|------------------------------------------------------|
| |无损检测方法 |UT |RT |MT |PT |ET |
| |--------------|------|------|------|------|------|
|持证情况|*|级 别 | | | | | |
| |原|----------|------|------|------|------|------|
| 及 |有|取证时间 | | | | | |
| |证|----------|------|------|------|------|------|
|报考级别|书|发证单位 | | | | | |
| | |及证书号 | | | | | |
| |--------------|------|------|------|------|------|
| | 报考级别 | | | | | |
|--------|----------------------------------------------|------|
| |序号| 名 称 |页 数|
| |----|----------------------------------------|------|
| |1 |体检表* | |
| 所 |----|----------------------------------------|------|
| 附 |2 |资质证明材料* | |
| 材 |----|----------------------------------------|------|
| 料 |3 |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简历、奖惩、及其他* | |
| |----|----------------------------------------|------|
| |4 |专题技术总结 | |
|----------------------------------------------------------------|
| | 报考人所在单位 | 省局锅监委初审 | 网局锅监委复审 |
|审| | | |
|核| | | |
|意| (章) | (章) | (章) |
|见| 签发 | 签发 | 签发 |
|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提交复印件